换宿舍了:希望改变会是好事

Table of Contents

“改变,就是好事”,循着易大师的敦敦告诫,我最近对生活做出了一些改变:在这个毕业季,我向研究生部提交了调整宿舍的申请并在今天正式搬进了新宿舍。

我现在住的宿舍,各方面条件都很好。室友之间熟悉、友善,凡事都可以商量;硬件设施齐全,生活便利,而且我们平时也会好好打扫卫生。所以,真正到了搬宿舍的时候,我心里还是满怀着不舍:既不舍得朋友的陪伴,也不舍得舒适、熟悉的宿舍环境。要不是最后关头研究生部的老师不给我反悔的机会,说不定我最后就没换成了。

之所以放着这么好的宿舍不住,跑去开启一段未知的宿舍生活,是因为我的一个室友,不管从哪个方面讲都是一个非常 nice 的人,但是,他打呼噜着实很严重。在过去的一年里,我本就焦虑的睡不着的那些日子,如被拒稿、中期答辩,我本就精神非常脆弱的时候,一旦比他晚睡着,就只有等到凌晨三四点实在是困得不行了才能睡着。也有过整晚不睡的时候,偶尔起来上个厕所再也睡不着了也出现过。

我对痛苦的交易总是很短暂,这应该是我的一种保护机制。虽然上次被吵的睡不着仅仅是半个月前的事,但是我现在已经回想不起来当时的感受了。从我的日记里,我看到这样的文字:“气头上真相把他杀了,拿刀子一点点的割开喉咙,看看到底是什么在响”。我显然是不会这么做的,但是这种暴力倾向还是很可怕的。

每当我连续几天遭受这样的情况时,我就会试图寻求改变。过去的一年里,我尝试了两次租房,但是考虑到经济压力和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,都没有坚持下来。我给研究生部的老师发了两次邮件,找他们调整宿舍。这次毕业季,终于能换宿舍了,但是我却找不到能和我组成一个宿舍的人。不得已,只能选了一个相对来说风险小的选择。提交了申请后,我和室友的关系变得亲密了起来。

这周真到了搬宿舍的时候,我开始纠结了起来:一方面是不舍得现在的宿舍;另一方面新宿舍条件较差且加不上新室友微信,感觉他可能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。在我下定决心不搬了并取得了女友的支持后,老师不同意我不搬。这样也算是帮我做了决定,结束了我的纠结。好好收拾收拾,把家具统统用消毒液擦一遍,地面也好好拖一拖,还是可以住的。而且阳面的宿舍更亮堂一点。现在就等着明天新室友来了,无他心愿,只希望他是个普通人,不打呼噜,按时睡觉,就心满意足了。

希望一周后,我能得到这个结论:“改变,就是好事”。